太励志!被嫌“土”的国产床垫如今卖到全球50国成了国货骄傲
更新时间:2025-11-26 04:49:41
1984年,浙江绍兴的小镇上,一个22岁的木匠用仅有的1000元,合伙开了一家几十平米的小作坊,靠手工给人做沙发。
只是谁也没想到,这家不起眼的小厂,后来竟成长为年营收87亿元、在全球拥有九大生产基地的床垫巨头,它就是喜临门。
它不是靠资本奇迹起飞的独角兽,而是从最底层的手艺人一步步爬上来的制造奇迹。
它的崛起,不止关乎一个品牌,更折射出中国制造40年从代工到品牌、从仿制到创新的进化轨迹。
最艰难时,厂房漏雨、机器生锈,但他始终坚持一句话:“要让中国人也能睡上好床垫。”
12年后,1996年,喜临门研发出国内第一张超声波袋装弹簧床垫,彻底打破了外国品牌垄断。
到了今天,喜临门拥有近万名员工、5600多家门店,产品远销50多个国家。
过去的中国家庭,提到床垫几乎只认一个名字——席梦思。那是外国品牌的象征,贵、精致、洋气。
对比进口品牌动辄上万元的售价,喜临门主打5000元以内的中高端产品,舒适度不输进口,价格却更接地气。
它明白,中国的床垫市场不在一线城市,而在无数普通家庭的卧室里,它让国货之光不再只是口号,而成为生活的一部分。
当国外品牌仍然停留在高端标签时,喜临门已经用实打实的性价比赢得了大众信任。
它和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合作成立健康睡眠研究中心,与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·斯穆特联合开发“空气能助眠床垫”,推出智能睡眠系统,可以根据用户体重、睡姿自动调节软硬度。
2023年,喜临门研发投入同比增长40%,累计获得专利超1000项,成为“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”。
喜临门的成功,不只是经济故事,更是一面镜子,映照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之路。
从手工打钉到智能感应,从木匠车间到国际品牌,这四十年,喜临门见证了无数普通人的生活升级,也让“中国制造”变得柔软、有温度。
当我们在深夜躺在床上,感受那份支撑与舒适,其实正是在享受一段“中国故事”的成果。
它告诉我们:真正的国货之光,不靠喊口号,而是让用户一句“真舒服”变成品牌最好的广告。
一个木匠的执念,让无数人睡得更好,这或许才是中国制造最动人的浪漫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